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6月10日下午,我校在长江楼惟勤厅举办专题讲座。讲座特邀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宁玉红副教授作“AI助力知识图谱、能力图谱的编制初探及思考”主题报告。副校长刘文胜出席讲座,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及百余名教师参加了学习。讲座由教务处处长李丰主持。

宁玉红在报告中系统梳理了知识图谱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她结合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有力推动教育评价向科学化、个性化方向发展,通过构建精准的知识图谱和学习者画像,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她深入阐释了知识图谱“实体-关系-属性”的核心结构及其在教学诊断、资源推送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报告重点解析了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PGSD能力模型(职业能力、通用能力、社会能力、发展能力),并创新性地提出“图岗设课”的核心路径。宁玉红强调,科学、精准的课程体系必须源于对岗位能力的深度分析,确保每一个能力点都有对应的课程支撑。她结合具体专业群案例,生动演示了如何将工作任务分析有效转化为课程体系设计,并对比了国内外职业教育模式的差异与启示。
在探索知识图谱与能力图谱融合应用环节,宁玉红副教授展示了“三层架构”设计思路:顶层聚焦岗位群定位与分析,中层解构工作任务与核心能力要素,底层则实现能力要素与课程体系的精准对接。她也坦诚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技术瓶颈,即需要打通数据链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实时动态监测与反馈,并展望了AI技术通过可视化能力路径图革新未来教学模式的广阔前景。
讲座尾声,教务处处长李丰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宁玉红副教授的报告内容,并进一步强调:专业能力图谱的科学构建与深度应用,是当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核心环节与关键抓手。他要求各二级学院深刻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快推进专业能力图谱编制工作,并将图谱成果融入后续的课程体系重构、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及教学评价改革等各个环节之中,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